《另一个夏天的童谣:在午后》听后记

作曲家 —— 杨·提尔森

6.《另一个夏天的童谣:在午后》听后记中.jpeg

这是一首令人心情安宁的曲子,或许就是童谣的属性吧。

背景的和声“等灯等灯”地响,像是衬托着对一件往事的娓娓道来:总让我想起一个夏日午后,我处在一个老太太的旧屋里,阳光和煦地照进来,窗帘和门户轻轻拍打着,发出“咔、咔”的响声。我不知道老太太是谁,只记得那个屋子好安详,夏日的阳光勾起我吃棒冰的念想,欧,我们那时候吃的是“大脚板”棒冰,形状有点像大号的猫脚,但是,demo,如果来一根纯粹的冰棍也行。

现在的我倒是不那么想吃了,也许咬上一口就好。

这个夏天,又让我想起在上海朝圣的一座教堂,同样是和煦的阳光照进来,我好像看到“祭台已经不是祭台”了,天主也化生成一位慈祥的老太太,慢吞吞地从“不是祭台的祭台”边上的冰柜里,拿出一根冰棍来,送到我的手里。老太太做什么都是慢吞吞的,有点老态龙钟的可爱。

那天我听到弟兄姐妹说要本堂的修女讲讲关于这个教堂的历史,我惊掉了下巴。怎么,难道你们看不到天主就在这里吗,为什么要介绍?为什么不好好体验这份宁静呢?也许他们真的看不到,听不到,所以也没办法吃到冰棍。哎,其实我是有点失望的,愚蠢的人类啊!愚蠢!想到这里,我就有点得意 😄。

走出教堂后,妈妈们给孩子们买了雪糕,夏天的雪糕容易化,又甜又黏的雪糕马上在脸上流下来,黏住了一个夏天的记忆。